原文链接:关于印发《打造秦创原“两链”融合示范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为了积极融入全省秦创原“一总多区多平台”协同互动新发展格局,按照省秦创原建设领导小组关于支持宝鸡建设秦创原“两链”融合示范区有关要求,我市制定出台了《打造秦创原“两链”融合示范区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包括总体要求、工作任务、保障措施3个部分。
一、总体要求
一是基本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加快建设副中心、全力打造先行区为目标,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统揽,以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为主线,实施“八大创新行动”,落实“十大重点任务”,抓好“百个重大项目”,建设秦创原“两链”融合示范区,当好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二是空间布局。坚持核心引领、示范推广、多点辐射、融合发展,构建“1+3+N”秦创原“两链”融合发展新格局。“1”即以宝鸡国家级高新区,蟠龙、凤翔省级高新区为主阵地,加速构建雁阵式秦创原“两链”融合发展核心引领区。“3”即坚持“三个聚焦”,聚焦5大优势产业、5大新兴产业、13条重点产业链承载区,对接秦创原(宝鸡)飞地孵化器,着力构建互动式秦创原“两链”融合发展示范推广区。“N”即推进多区多园联动,支持渭滨传感器、金台大数据、陈仓机器人、扶风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园区(基地)和陇县、凤县、千阳等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持续构建市县联动一体化秦创原“两链”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区。
三是发展目标。到2025年,建设秦创原“两链”融合促进器30个以上;实施秦创原“两链”融合重大项目50个以上;科技型企业达到1200户、总户数较2022年(953户)增长25%以上;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达到40%以上,较2022年(占比20%)翻一番;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5%以上等,重点领域产业链创新链更加紧密融合,建成区域引领、特色鲜明、创新发展的秦创原“两链”融合示范区。
二、工作任务
从“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提升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速成果转化和企业培育”“强化人才和金融支撑,营造‘两链’融合创新生态”等三个方面,推进实施“八大创新行动”,落实“十大重点任务”,抓好“百个重大项目”,全力打造秦创原“两链”融合示范区。
一是实施“八大创新行动”。大力实施重大创新平台引领、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主体培育、创新载体提质、创新产品产业化应用、创新人才汇智、科技产业金融融合等八大创新行动。到2025年,各类创新平台达到300个以上,转化科技成果1000项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0亿元以上,各类“双创”孵化载体达到200家以上,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件以上,培育“三支队伍”200支以上。其中,附件2中,对8项重点指标,明确了2023-2025年分年度具体任务。
二是落实“十大重点任务”。推动落实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基地)建设、重点产业链提升计划、秦创原“两链”融合重大项目、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建设、创新主体培育、创新载体培育、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三支”队伍建设、打好金融“组合拳”等十大重点任务。其中,重点产业链提升计划主要是围绕钛及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数控机床、石油装备、轨道交通、输变电装备、白酒、乳制品、航空航天、机器人、传感器、生物医药、新能源等13条重点产业链,做优做强产业集群,积极构建“45511”现代产业体系。创新主体培育主要是围绕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规上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上市企业”发展体系,促进科技型企业“育小、登高、升规、晋位、上市”,促进科技型企业增量提质。政策支持方面,市财政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从科技创新、人才引育、企业培育、品牌建设、金融支持5个方面,支持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抓好“百个重大项目”。高质量抓好总投资近900亿元的100个重大项目。其中,创新平台(园区)建设项目15个,总投资168.88亿元,重点抓好“一港四院四中心”建设,力争秦创原宝鸡创新港年内建成投用,柳林酒研究院、宝钛新材料研究院6月底建成运行,西北有色宝鸡创新研究院、陕汽专用车研究院建设加快推进,工业智能传感器、大功率电加热、固态白酒酿造、微生物技术等省级研发中心年内建成。技术攻关项目35个,总投资20.56亿元,重点抓好油田用复合管新材料开发、高档数控机床数字化建设、氢能装备制造基地、中铁宝桥道岔产品生产智能化提升等项目,力争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链提质增效项目50个,总投资704.61亿元,重点推进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基地、西凤10万吨基酒生产、吉利新车型及发动机技改等项目,力争全年新增产值200亿元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发挥秦创原(宝鸡)创新驱动平台和“链长制”双重组织作用,鼓励各县区、产业园区、链主企业设立秦创原“两链”融合创新促进机构,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二是保持地方财政科技支出持续增长,完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三是强化政策激励,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四是完善监测、评价、考核等工作体系,保障秦创原“两链”融合示范区建设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