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局始终将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作为重点,加强农业农村领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创建省市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乡村振兴。
一、强化科技惠农宣传力度,助推乡村产业发展。
坚持把好政策宣讲关,当好科技惠农政策的“讲解员”,印制了《陈仓区科技创新政策汇编》,一对一深入镇街开展科技创新政策宣传,指导涉农镇街及园区申报各类农业科技项目,鼓励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与推广,实现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乡村振兴定点帮扶系列活动,5月20日,邀请宝鸡禾圣一草公司、区柴胡产业协会赴坪头镇王家咀村开展乡村振兴柴胡种植培训暨种子发放活动,就柴胡种植技术和产业发展政策进行培训指导,并与村民进行互动、发放学习资料,现场为村民答疑解惑,分发柴胡种子1400余斤。
二、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近年来,我局始终坚持聚焦社科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加大星创天地建设力度,加快打造农业农村创新创业一站式开放性综合服务平台,为科技创新平台再添新动力。一是全力创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022年,依托国家农业部“陈仓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陕西省(周原)现代农业园区”“慕仪镇科技示范镇”建设,以设施蔬菜和小麦为主导产业,周原镇、慕仪镇作为核心区积极创建陈仓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园区科技示范基地6个、粮食综合试验站1个、农业技术应用示范区个,通过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围绕设施蔬菜和粮食种植两大产业,技术辐射覆盖全区农业镇。同步整合现有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基础,统筹区内科技资源,集成应用示范、创新创业孵化和科技人员培训功能,不断推动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高效发展。二是积极支持星创天地建设。近年来,我区积极指导各类农业园区创建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助力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慕仪镇成功创建为省级科技示范镇,全镇现有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3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4个,科技型企业9户。国人菌业创建为国家级星创天地、实惠农业创建为省级星创天地、英子菌业等4家企业创建为市级星创天地,通过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宝鸡文理学院、宝鸡市农科院等高校建立产学研联合体,示范发展特色产业,集中打造融合科技示范、农业技术集成、农技成果转化、创业创新平台服务为一体的农村科技创业的新平台,营造低成本、专业化、社会化、便捷化的农村科技创业服务环境,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发挥现有科技创新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2022年培育支持英子菌业、绿丰源申报省级星创天地,陈仓区德厚果品星创天地和陈仓区县功桃园星创天地申报市级星创天地。
三、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组织指导农业类企业申报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争取省市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助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陕西国人菌业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实施的总投资200万元秦巴山区特色食用菌生物活性功能因子制造关键技术及高值化产品开发项目、宝鸡市博仁药业有限公司实施总投资200万元的陕产大宗道地药材柴胡的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项目分别获得陕西省2022年重点产业创新链立项支持资金75万元、60万元;秦巴山区特色食用菌高值化产品开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入选2022年度陕西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获得立项支持30万元;关中西部粮食生产实用技术培训暨农业科学技术大讲堂项目已列入陕西省2022年科技计划项目,获得支持资金10万元。截至目前,项目已全部开工,总体形象进度达60%以上。
四、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积极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牵线搭桥,激发企业活力,助推产学研合作。慕仪镇与各大高校与研究院签订产学研协议10份,获得专利4项,引进研发设施蔬菜和食用菌新品种30余项,推广新技术3项。区科学技术局与西本农林科技大学太白蔬菜试验示范站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开展全区蔬菜种植技术和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实惠农业与市农科院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宝鸡市农科院粮食综合试验站;红富果品、禾源盛农业、德厚果品分别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高潮教授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旺全果蔬与宝鸡文理学院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区柴胡产业发展协会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草药中心主任王渭玲签订基地共建合作协议等,同时支持我区国人菌业、英子菌业、实惠农业等公司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合作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推动了产学研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