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A
宝鸡市科学技术局 签发人:景行军
宝科函〔2024〕44号
对市十三届政协三次会议第133号
提案的答复函
市工商联:
您提出的《关于精准对接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提案》(第13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精准对接。出台《打造秦创原“两链”融合示范区实施方案》《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宝鸡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5+N”系列政策》等政策文件,通过政策激励、项目实施,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更加深入,带动全社会研发费用投入33.38亿元,较上年增长10.6%,产出了一批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深海、深空、深地等“大国重器”都有“宝鸡智造”元素。
(二)搭建创新平台,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交流与合作。持续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上下游企业组建“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机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为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对接提供有力支撑。全市现有各类研发平台292个,其中国家级18个。各类创新创业载体154个,其中科技企业孵化器27个,“众创空间”孵化基地52个,星创天地75个。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8个。
(三)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产业链与创新链的竞争力。着眼需求导向,不断深化“领军人才+项目研发+创新团队+平台载体”招才引智模式,拓宽引才渠道,创新育才体系,各类创新人才持续聚集。目前,全市共拥有各类科技创新人才(团队)397名,其中,省级科技创新团队4支,省级科技创新创业人才17名,省级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1名,青年科技新星58名,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80支,外国专家47名。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聚力科技项目,持续打造创新发展新动能。围绕石油装备、航空材料、数控机床等领域,积极组织申报省级特色产业创新链项目,力争争取资金1500万元以上,开发新产品2000项以上,撬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32%以上。坚持政策引导与自主研发并重,支持骨干企业联合省内外高校院所、科研机构、高端人才(团队)等,围绕我市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布局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项目,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建设各类创新平台10个以上。
二是聚力人才引育,持续培育创新发展新活力。研究制定《宝鸡市加强校企研发协同促进科技创新实施办法》《宝鸡市加强“校招共用”引才用才促进科技创新实施办法》,主动靠前开展科技人才服务保障,解决人才后顾之忧,畅通人才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流动渠道。加速实施科技创新人才“汇智行动”,支持骨干企业引导工程技术人员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组建秦创原“三支”队伍,不断引导外国专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年科技新星等各类人才向产业链中下游配置,提升产业链全链条创新能力。力争培育秦创原“三支队伍”50支以上,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10个以上。
三是聚力科技金融,持续提升创新发展新引擎。积极开展金融政策宣传、征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定期组织召开科技企业金融分析座谈等科技金融对接活动,在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之间搭起桥梁,消除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差。加强与税务、财政等部门的联系对接,落实落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普惠性政策,实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模式,及时高效兑现科技创新奖补资金,充分激发创业创新发展活力。通过金融加持,力争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810户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55户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获贷率达到50%,科技金融信贷总量达到200亿元以上。
宝鸡市科学技术局
2024年7月1日
(联系人:冯强, 电话:0917-326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