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动态>工作动态

2023年宝鸡科技创新工作“十大亮点”

来源:工业科技科 发布时间:2024-02-05 09:38 浏览次数:

回眸2023年,市科技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加快建设副中心、全力打造先行区为主线,以建设秦创原“两链”融合示范区为抓手,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要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统筹推进平台搭建、主体培育、技术创新、人才引育、服务保障等十项重点任务,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发展质效,科技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一、谋篇科技金融,拓展科技投入渠道。开展服务科技型企业专项行动,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全年组织各类路演、对接、推介、培训融资对接活动27场,通过科技数据共享利用和信贷模型建设,“政、银、保、担”机构为199家科技型企业授信超100亿元。纵深推进宝鸡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建设,用好企业创新能力评级系统,为科技型企业精准“画像”,784家企业纳入积分评价范围,授信金额26.8亿元。探索创投基金与银行“投贷联动”合作新模式,为处在初创期到成长期科创企业提供“股权+债权”的综合化融资产品。

二、引育创新人才,夯实科技创新根基。打造“三支”队伍。12支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项目入选省级人才项目,数量居地级市前列。围绕全市13条重点产业链,认定“新双创”队伍57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培育技术经理人75人。实施创新人才“汇智行动”。集聚科技创新人才,秦创原引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21个,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人才2名,认定青年科技新星16人,开发科研助理岗位81个。联合宝文理、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人才培育基地,秦创原宝鸡文理学院新材料与微动力创新研究院、陕西传感器产业学院揭牌成立。

三、建设创新平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平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秦创原·秦川集团高档工业母机创新基地(一期)在西咸新区落成启用。市级重大平台“一港四院四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成效。秦创原宝鸡创新港产业规划及产品定位通过审批,西北有色金属宝鸡创新研究院揭牌成立,陕汽专用车岐山研究院完成三阶段设计及评审,智能传感器共性研发平台获得省级支持,井下大功率研发平台、柳林酒研究院、固态白酒酿造中试基地、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中心启动共性技术研究。省级创新研发平台规模不断扩大,群力电工高可靠继电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审批,3个机构、3个基地、4个示范站分别被认定为省“四主体一联合”校企联合研究中心、省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和省级农业农村领域科技创新平台。

四、培育创新主体,壮大科技创新力量。着力培育一流创新主体,全面实施“育小、登高、升规、晋位、上市”五大工程,推动科技型企业增量提质。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3户,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89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728家,同比增长35.6%。新认定省级瞪羚(潜在)企业36户,累计达到110户。全面落实创新主体奖补政策,兑现高新技术企业后补助奖励资金,激发创新活力,各类科技企业产值总和占全市GDP比重超过50%。引导科技型企业开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累计加计扣除37.07亿元,高企减免所得税1.9亿元。汉德车桥有限公司等企业被评为国家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宝光真空的人机协同制造、宝石机械的泵配件智能柔性生产线被评为国家2023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五、打造创新园区,聚集科技创新资源。宝鸡高新区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3%,工业增加值增速6%以上,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29%,年进出口总额完成32亿元,十项重点任务中工业强市全市排名第一。被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通报表彰为“真抓实干成效明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凤翔高新区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26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53亿元,连续两年受到省政府通报嘉奖。凤香型白酒产业集群成功跻身全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之列,凤翔高新区创新能力持续位列全省县级高新区第一方阵;蟠龙高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全年实施重点项目52个,开工率100%。省际到位资金46.16亿元,外资直投101万美金,超年度任务18个百分点,走在全市前列。

六、攻克关键技术,增强产业竞争优势。宝鸡厅市联动项目接续推进,纳微米超精密加工、智能传感器支持向量自补偿等13项技术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其中3项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组织实施“国检新材料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等科技计划项目105个。市级“两链”融合重大项目顺利推进,航天时代“工业自动化智能传感器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立项建设。全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32.04亿元,投入强度1.08%,开发新产品1872项,同比增长16.5%,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375.96亿元,发表科技论文412篇,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141项。宝钛集团自主研制的inconel625镍基合金冷轧带和热轧卷打破国外垄断;宝鸡钢管研发的集输油用聚酯增强型非金属柔性复合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宝石机械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奏响了我国“万米深井”时代的序章。

七、转化创新成果,承接转移科技项目。产学研合作不断取的新进展,全市334家企业与域内外43所高校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554项,宝光陶瓷宝文理联合实验室、华光科技西安理工“产学研合作基地”等产学研合作基地揭牌成立。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不断取的新成效,认定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7家,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企业9家,整理推送省内科技成果2000余项,685项科技成果实现单列管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不断取的新突破,全年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431项、成交额45.51亿元,同比增长19.16%,为企业减免税费1126万元,创历年最好成绩。

八、提质创新服务,汇聚推动创新合力。加速“双创”孵化载体建设,陕西蜂巢新材料产业园、宝鸡高新区智联众创空间被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宝鸡英子菌业公司为省级星创天地。新认定市级双创孵化载体17家。2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被授予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1项技术获省科学技术奖,获奖数量居全省地级市前列。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前后组织近百家企业参加第六届进口博览会、2023年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第四届海峡两岸(陕西)经贸科技合作大会等国内外重大展会。“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等服务专员引进推广猕猴桃、苹果、玉米、食用菌、蔬菜等农作物新优品种319个,推广农业适用新技术233项。

九、狠抓科学普及,传播弘扬科学精神。组织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科技三下乡、“科技之春”宣传活动等活动30余场(次),发放科普书籍4200余册、宣传资料18000余份。成功举办宝鸡市首届科普讲解大赛,选送的吕卓艺、靳琬莹代表宝鸡市分获省科普讲解大赛一、二等奖。《穿越时空的对话—诗“化”之美》《国产智家·全国产自主可控智能污染驾驶实验》等4部作品晋级省科学实验展演大赛决赛。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科普馆、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宝鸡植物园经被认定为“2023-2027年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新增3家省级社会发展领域科技示范基地。市科技局获省科普大赛优秀组织奖,科普工作连续四年荣获全国科技活动周及重大示范活动表彰。

十、落实创新政策,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秦创原“两链”融合示范区、创新主体倍增、科技成果转化,坚持深化改革,制定针对性政策,《宝鸡市促进科技型企业增量提质实施方案》《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关于落实陕西省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十条措施(试行)的实施意见》《打造秦创原“两链”融合示范区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落地实施。全面完成省市部署的秦创原(宝鸡)建设自主改革事项、高质量项目建设、“十项重点任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近30项重点任务,在制度政策上作出前瞻性安排,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