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重点领域
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对市十三届政协第二次会议第394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 2023-06-30 14:24:21 浏览次数:

 类别:A


宝鸡市科学技术局       签发人:高峰


宝市科函〔2023〕38号


对市十三届政协第二次会议第394号

提案的答复函



薛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速融入秦创原平台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394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全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启动以来,我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围绕“加快建设副中心、全力打造先行区”“争当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标,聚焦“做强一流创新主体、做实一流创新平台、做优一流创新生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建设秦创原“两链”融合示范区,秦创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是强化机制建设,营造秦创原一流创新生态。制定《宝鸡市用好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助力区域科创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打造秦创原“两链”融合示范区实施方案》等工作方案,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秦创原(宝鸡)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全省率先成立秦创原(宝鸡)创新促进中心,组建秦创原总窗口宝鸡企业联络处,批准陈仓区、渭滨区、金台区、麟游县建设县域秦创原创新促进机构。在《宝鸡日报》等媒体建立了“澎湃动力·秦创原”专栏,开设了《秦创原(宝鸡)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专报》,多角度、全方位宣传秦创原建设成果。两年来,市本级共兑现落实秦创原奖补资金2600余万元,刊发《秦创原(宝鸡)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专报》30余期,眉县政府《“四抓四强化”,打造秦创原新引擎》等10个案例入选全省秦创原建设典型案例,入选数量居全省地级市首位。

二是强化外引内培,培育秦创原一流创新主体。出台《宝鸡市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增量提质计划》,持续推进科技企业“育小、登高、升规、晋位、上市”五大工程,至2022年底,共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16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37户,瞪羚企业77户,分别同比增长41.5%、49.16%和24.2%。持续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链条服务体系,秦创原(宝鸡)飞地孵化器作为全省首批飞地孵化器落户西咸新区,巨头鲸创业孵化基地成功晋级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陆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西部传感器众创空间等一批孵化载体被认定为省级“双创”孵化载体,至2022年底,共建成各类“双创”孵化载体136家,其中国家级13家。持续深化“领军人才+项目研发+创新团队”招才引智模式,聘请卢秉恒、蒋庄德、张平祥三位院士为秦创原(宝鸡)创新促进中心首批顾问,先后组建成立钛产业学院、无人机产业学院,至2022年底,共培育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团队)201名,其中“科学家+工程师”队伍20个,科技经纪人50名,外国专家37名。

三是强化“两链”融合,建设秦创原一流创新平台。持续搭建引领性研发平台。西北有色金属宝鸡创新研究院、微生物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技术研发平台获批建设。高性能非金属管材研发平台、固态白酒酿造中试基地等一批产业创新平台揭牌运行。长美新型材料研究院、柳林酒研究院、扶风生物医药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一批飞地研发平台加速推进。至2022年底,共建成各类研发平台268个,其中国家级17个。持续开展原创性科研攻关,先后组织实施厅市联动重点项目(宝鸡传感器产业)、“两链”融合等中省科技计划项目185项,争取资金近亿元,全市13条重点产业链企业与市内外130余所科研院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合作项目300余项,同比增长38%。持续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大力落实《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宝鸡市重点产业链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持续构建“45511”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2022年,钛及钛合金新材料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装置及配件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分别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宝鸡高新区成功入选中国高新区创新能力百强榜和首批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名单。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您提出的“强化行政链效能作用”“整合创新资源”“构建‘五链’要素协作机制”等建议思考深、站位高,既符合宝鸡发展需求和产业实际,又紧扣秦创原发展建设本质要求,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工作思路。

下一步,秦创原(宝鸡)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不断聚集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加速“两链”融合、强化区域协同、加强人才引育、营造良好环境,全力建设秦创原“两链”融合示范区。

一是全力构建“1+3+N”融合发展新格局。积极融入全省秦创原“一总多区多平台”协同互动新发展格局,推动“八大创新行动”“十大重点任务”“百个重大项目”高效落实,加速建设秦创原“两链”融合示范区。制订《秦创原(宝鸡)“两链”融合促进器认定工作指引(试行)》,在金台、渭滨、陈仓等县区布局建设秦创原(宝鸡)“两链”融合促进器10个以上,鼓励各县(区)、产业园(区)、链主企业设立县域(重点企业)秦创原创新促进机构。建设好、运营好秦创原(宝鸡)飞地孵化器,入驻一批科技企业、落户一批研发平台、转化一批科研成果,总数不少于30个。

二是加快培育创新主体。大力实施科技型企业“育小、登高、升规、晋位、上市”五大工程,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与跟踪服务,强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与定向辅导,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足的科技型企业,力争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各50户以上,总数达到1100家。不断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产业园)”创新创业孵化链条,支持智联众创空间、钛客众创空间等市级双创载体晋档升级,营造企业梯度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年内新建各类“双创”孵化载体5家以上。

三是加速促进“两链”深度融合。围绕钛及钛合金、数控机床、传感器等13条重点产业链,新建一批技术创新中心、共性技术研发平台、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年内新增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8个以上。大力推进厅市联动重点项目(宝鸡传感器产业)建设,谋划争取一批宝鸡“两链”融合示范区“两链”融合项目,组织实施一批省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研发一批重大新产品。不断深化“领军人才+项目研发+创新团队”招才引智模式,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国外智力示范基地、国外智力服务站等引智服务平台,积极争取秦创原高层次人才、“科学家+工程师”、科技创新创新人才、青年科技新星等人才专项,年内培育认定各类科技创新人才10人以上。

四是持续深化区域协同创新。不断深化“三行一进”等产学研合作模式,积极开展项目路演、需求发布等产学研对接活动,加强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院所的科技交流合作,构建以产业链为基础的产学研联盟,以科研合作项目化推进产学研工作深入开展。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促进技术需求征集、科技成果摸底常态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建设,年内培育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4家以上,技术经理人50人以上,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就地孵化、转化、产业化,年内转化科技成果570项以上,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45亿元以上。

五是努力营造更优创新环境。积极落实《宝鸡市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暂行)》各项奖补措施,从政策、机制、项目、人才、资金等方面,加大对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充分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公众号等全媒体平台,继续办好《秦创原(宝鸡)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专报》,宣传秦创原建设工作动态、成效亮点、典型案例、经验做法等工作,提升群众对秦创原建设的知晓率。用好秦创原(宝鸡)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发挥好秦创原总窗口宝鸡企业联络处职能作用,做好宣传报道、信息双推、洽谈对接、项目招商、服务保障等工作。

感谢您对我市秦创原建设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您今后继续关注我市科技事业的发展!



                         宝鸡市科学技术局

                          2023年6月21日


(联系人:冯强,   电话:0917-3260239)

抄送:市政协提案工作委员会,市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