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宝鸡市委员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加强工业企业科技创新的提案》(第22号)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科技局坚持把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组织开展了面向中小企业的科技政策培训、外出考察学习、技术职称评审、科技项目组织实施、科技中介服务等活动。一是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建立。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宝鸡中心)建成并投用,入驻了44家各类中介服务机构,一站式服务大厅、科技人才培训服务平台、中介机构服务平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科技金融结合与成果转化服务平台、装备制造产业研发检测检验服务平台等六大工程实施,初步具备了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能力。二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正在完善。我们采取深入企业指导、举办培训班、建立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向企业解读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评价标准,广泛宣传利好政策,大力落实税收优惠、研发投入加计扣除、技术合同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鼓励引导科技型企业发展。2018年,我市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144户,比上年度净增22户,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登记200户;4户科技型企业进入国家科技部瞪羚企业数据库,累计达20户,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增加量均居全省地级市第一。三是研发平台建设加速提质。推进1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改造提升,支持智能机床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等优势产业领域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先进制造与检测省市共建重点实验室、陇县奶山羊产业研究院等2个科技研发平台通过省上论证。石油天然气管材、石油钻采装备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攻克了“万米深井钻探装备”“连续管制造技术研发”等一批石油钻采输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对近三年来新增的4个国家级和11个省级研发平台,去年分别按照每个平台100万、50万元兑现了后补助资金。已建成的研发平台,实行开发共享和每两年评估考核机制,在带动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8年,全市共建成域外研发平台15个,国家级研发中心及分中心1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达160个。
下一步,我们将紧密结合提案中建议的“强化科技创新意识,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大企业科技创新力度”等措施,进一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支持中小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局共组织上报中、省中小企业科技项目300余项,获国家立项43项,省级配套30项,市级安排配套41项,共计争取支持资金4300余万元。根据国家财政、工信、科技、商务、工商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支持开展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的通知》(财建〔2015〕114号)文件精神及要求,我市将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和服务力度,力争获得国家、省上的支持。并在市科技创投基金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份额。支持有一定科研和经济实力的中小企业建立省、市级研发机构,对获批建设的给予奖励。
2.建设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鼓励高校、技校、科研院所、有关企业共建全市科研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网络平台,为全市创业创新活动提供有偿服务。充分发挥宝鸡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的科技公共服务功能,统筹协调各类资源,为产业转型升级搭建行业性研发设计、科技中介、金融服务、中试孵化、成果交易、检测检验等公共服务平台,上与省对接,下对产业和中小企业创新,开展共享服务。引导民营科技企业协会,为中小企业搭建信息沟通、形象展示、创新发展的平台。
3.政策激励持续加力。我市已出台《宝鸡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措施》,目前正在修订《宝鸡市鼓励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的若干政策》,重点在后补助奖励力度、高端领军人才的引进、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环境等方面完善激励政策,进一步激发广大企业创新创业的活力和投身创新发展实践的动力,即将提交市政府常务会审查通过。全面落实《宝鸡市引进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扶持政策》和《宝鸡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对企业引进高端和高层次人才费用按50%予以补贴奖励。通过部门职能调整,设立专家人才管理科,从国外短缺人才引智、国内高端人才引进、行业骨干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通过政府人才专项经费等方式给予支持。贯彻落实《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宝政发〔2017〕20号)文件精神及要求,鼓励研发主体自主转让、许可和作价投资转化科技成果,允许所获收入全部留归本单位或个人。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完善职务发明奖励制度,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允许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由重要贡献人员、所属单位约定转化收益分配,未约定的按至少80%划归成果完成人及其团队所有。
4.改革项目资金管理模式。持续启动科技创投基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向科技创新领域投入,在全市工业、农业、社发等重点领域征集科技创新项目,推荐给基金公司管理运营。优化科技计划项目资金配置,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创新平台及众创孵化、科技创新示范推广等方面,突出钛及钛合金新材料技术、智能机床及机器人研制、汽车及零部件技术等重点项目,并给予市级科技项目资金支持。
十分感谢贵委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希望贵委继续关心关注我市科技工作发展。